全部最新消息
-
林峻立教授受邀赴日本東北大學「Interface Summer Seminar」專題演講
中心主任林峻立教授,2025/8/1受邀前往日本東北大學,於「Interface Summer Seminar」擔任專題演講貴賓。林峻立教授受邀赴日本東北大學「Interface Summer Seminar」專題演講more -
工作坊圓滿落幕:產學共探感測技術新未來
本次活動集結來自產業界與學術界的專家學者,聚焦於電化學生物感測、微流體晶片、生醫影像及居家照護等領域,深入探討感測技術在臨床應用與創新醫療器材設計中的潛力與挑戰。透過跨領域的對話與交流,為未來智慧醫材的發展注入嶄新動能。工作坊圓滿落幕:產學共探感測技術新未來more -
【生物智慧感測醫療器材工作坊】活動報名即日起至8/29(五),額滿為止‼️
本次工作坊匯聚產官學研專家,共同探討生物感測、醫材創新、遠距醫療應用與精準醫療發展趨勢,不容錯過!【生物智慧感測醫療器材工作坊】活動報名即日起至8/29(五),額滿為止‼️more -
【恭賀】陳三元教授榮獲【第21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卓越醫藥科技獎
研究成果主題:奈米醫學和磁性奈米介導的藥物/基因傳遞系統於癌症治療和組織修復【恭賀】陳三元教授榮獲【第21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卓越醫藥科技獎more -
AI於智慧醫材創新應用工作坊:跨域智慧,創新醫療未來
隨著全球高齡化趨勢加劇,醫療需求與照護挑戰也隨之攀升。而AI技術的快速演進,為醫材研發帶來嶄新契機,從AI精準醫療到臨床決策支援系統,都讓我們看見科技對健康照護的深遠影響。為促進AI技術與生醫工程的交流與創新,本中心與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於2025年6月2日(週一)主辦「AI於智慧醫材創新應用工作坊」,活動地點為生醫工程館1F階梯教室。AI於智慧醫材創新應用工作坊:跨域智慧,創新醫療未來more -
【恭賀】賴穎暉教授榮獲【2025青年老闆築夢計畫】第一名
恭賀醫工系賴穎暉教授榮獲【2025青年老闆築夢計畫】第一名
健康照護及 AI 創新醫療應用組〈 Easier & Clearer 〉AI OTC助聽器
聽見原音團隊:余書帆、曾尹暄、張晉瑜、蕭瑞萱、林於寰
【恭賀】賴穎暉教授榮獲【2025青年老闆築夢計畫】第一名more -
共創智慧照護新契機【外骨骼與樂齡輔具於醫療照顧之應用工作坊】圓滿落幕
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創新醫材轉譯研發中心、生物醫學暨工程學院與台灣生物力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外骨骼與樂齡輔具於醫療照顧之應用工作坊」,於2025年4月14日(一)熱鬧舉行,吸引約150位參與者踴躍出席,涵蓋來自醫療、長照、工程與輔具設計等領域的校外專業人士,以及本校相關科系的師生,充分展現各界對智慧照護議題的高度關注。
本次工作坊重磅邀請醫工、物治、臨床與產業界頂尖講師,深入剖析高齡復健、智慧輔具、外骨骼技術的實證研究與實務經驗!
#晁禾醫療 #臺北醫學大學 #臺北榮民總醫院共創智慧照護新契機【外骨骼與樂齡輔具於醫療照顧之應用工作坊】圓滿落幕more -
ATLife2025:6大智慧醫療技術亮相
面對台灣快速邁入高齡社會所帶來的醫療照護挑戰,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創新醫材轉譯研發中心」整合校內跨領域研發成果,於今年4月「臺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中展出六項智慧醫療技術。這些技術聚焦骨骼健康、神經退化、吞嚥復健、聽力保健等四大主題,全面回應長照與高齡健康照護的迫切需求,展現陽明交大從研究創新走向臨床應用的成果實力。
全自動脊椎側彎智慧診斷系統:守護青少年骨骼健康
針對青少年常見的原發性脊椎側彎,陽明交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劉承揚教授團隊開發全自動3D脊椎側彎重建診斷系統,透過高速掃描與AI分析,能精準預測Cobb角度、即時瞭解病程進展,協助醫師掌握治療時機,未來可廣泛應用於骨科的早期臨床診斷,提早介入治療、定期追蹤與評估。
智慧光學骨質密度儀:無輻射、1分鐘完成檢測,骨鬆篩檢邁向新世代
為因應銀髮社會與骨質疏鬆帶來的醫療挑戰,陽明交大光電工程學系孫家偉教授領軍研發「智慧光學骨質密度儀」,以近紅外光結合人工智慧演算法,打造全台首創、無輻射、非侵入、免抽血的骨鬆初篩利器。檢測過程僅需1分鐘,即可完成骨質密度評估,特別適合應用於基層診所、社區據點、長照機構等第一線場域,全面推升骨鬆早期發現率,有助降低骨折與失能風險,強化國民健康防線。
CogiCare阿茲海默症快篩裝置:20秒完成高準確度檢測
智醫電工程研究所陳榮治教授團隊克服了阿茲海默症早期診斷的難題,開發CogiCare創新裝置,臨床試驗結果證實僅需少量檢體(<100 μL),20秒內即能完成多種神經退化指標(如GFAP、Aβ比值、p-Tau217、p-Tau181)之電化學分析,準確率高達100%。相較傳統量表檢測(MMSE)耗時冗長,此系統具備快速、低成本、易攜帶等特性,已獲台美多項專利,為臨床與居家快篩開創全新解方。
退化性關節炎檢測晶片系統:5分鐘完成血液快篩
傳統關節炎診斷多依賴影像檢查,無法掌握分子變化。陽明交大生物科技系陳文亮教授團隊開發晶片式血液檢測技術,僅需20微升血液、5分鐘即可完成COMP生物標誌物定量分析,具備高穩定性、即時性與臨床應用潛力。已符合ISO 13485規範,進入量產與試驗階段,未來可協助醫師提早診斷、即時介入治療。
吞嚥障礙訓練器:結合量測與復健,助高齡者重拾進食能力
因應高齡者常見的吞嚥障礙問題,陽明交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林峻立教授與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學系劉秀月教授團隊共同研發出結合「舌壓量測」與「肌力訓練」功能的一體化系統,為台灣首例取得醫材證照(衛部醫器製壹字第009500號)並上市之產品。搭配解剖型咬嘴設計及後續開發APP藍芽連接,不僅便於醫療院所使用,也適用於居家復健,目前已於多家大型醫院臨床導入,累積千筆高齡族群數據,建立全台首個舌壓資料庫。(*Diagnostics, 11(3), 489, 2021.)
REHEAR AI聽力技術:打破助聽器門檻,打造智慧個人聽力補償
陽明交大賴穎暉教授團隊與瑞音生技合作開發「REHEAR AI」聽力技術,整合免隔音室檢測、AI 降噪與個人化聽覺補償技術。使用者透過專屬耳機與 App,10分鐘即可完成專業級聽力檢測並完成個人化聽覺補償設定;相關技術也經臨床驗證,精準度媲美傳統設備。此技術旨在為高齡及聽損者提供即時、個人化的聽力照護,打破傳統助聽器門檻,促進聽力保健普及。
陽明交大創新醫材轉譯研發中心林峻立主任表示,此次參展不僅展現學術研究轉譯為實用技術的成果,也盼能促進與產業界及醫療機構的合作,加速高齡健康與長照科技的應用落實。未來中心將持續以「研究創新 × 臨床實證 × 社會應用」為目標,推動校內研發成果商品化與臨床落地,共創永續的智慧健康願景。
報導連結:工商時報
青少年原發性脊椎側彎智慧診斷系統
智慧光學骨質度密儀
CogiCare
退化性關節炎檢測系統
微小壓力換能器
非處方助聽器ATLife2025:6大智慧醫療技術亮相more -
2025【醫療器材技術人員教育訓練】報名開跑~即日起至額滿為止!
衛福部核准認證訓練單位x時數認證x實體與線上課程同步x11大主題式專業課題2025【醫療器材技術人員教育訓練】報名開跑~即日起至額滿為止!more -
【外骨骼與樂齡輔具於醫療照顧之應用工作坊】活動免費 ~ 敬備午餐 ~ 歡迎報名
2025/4/14 (一) 12:00~17:30 #免費報名參加 #敬備午餐 #歡迎報名【外骨骼與樂齡輔具於醫療照顧之應用工作坊】活動免費 ~ 敬備午餐 ~ 歡迎報名more